數字醫學與健康大會DMHC——美創與您相約古都金陵
2025-08-12
美創科技打造縣域醫療災備新標桿|神木市醫院 HIS 系統數據庫分鐘級切換演練實錄
2025-07-02
百萬罰單警示!DCAS助力金融機構筑牢數據安全防線,實現監管合規
2025-06-20
2025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丨《中國互聯網產業綠色算力發展倡議》正式發布
2025-02-07
美創用戶專訪 | 精細化管理:醫療行業數據分類分級的策略與實踐
2025-01-10
存儲域
數據庫加密 諾亞防勒索訪問域
數據庫防水壩 數據庫防火墻 數據庫安全審計 動態脫敏流動域
靜態脫敏 數據水印 API審計 API防控 醫療防統方運維服務
數據庫運維服務 中間件運維服務 國產信創改造服務 駐場運維服務 供數服務安全咨詢服務
數據出境安全治理服務 數據安全能力評估認證服務 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服務 數據安全治理咨詢服務 數據分類分級咨詢服務 個人信息風險評估服務 數據安全檢查服務《政務數據共享條例》今日正式施行,為數字政府建設提出了雙重要求:既要提升數據流動效率,更要堅守數據安全底線,數據的高效共享必須建立在數據安全的基礎之上。
在這一背景下,嵊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以高質量的數據共享應用為基礎、同步提升數據安全能力融合監管,切實保障政務數據安全和網絡空間安全。其特色建設方案,為各地政務數據安全共享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根據《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嵊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正加快推進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建設,旨在進一步完善數據資源體系,重點開展數據目錄、數據歸集、數據治理、數據共享、數據開放及數據安全等工作。
當前嵊州市公共數據平臺依托紹興市公共數據平臺搭建,部署于政務云環境。其中,數據采集工作由嵊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自行開展,而平臺的資源清洗和數據目錄則復用市級平臺資源。
全域數字化治理依賴高質量的數據共享應用。對此,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統籌推進 “一庫共享”,通過建立健全數據全生命周期治理機制,統一各單位公共數據共享服務,并強化數據源頭管理,持續提升公共數據質量。
“應用為先,安全同步” 是大數據建設的核心原則,嵊州市正通過完善數據安全各項能力建設,提升數據安全能力融合水平。具體包括:
加強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對全市政務體系的數據安全監管,增強各政務機關的安全意識與責任落實力度;
深入分析安全風險、系統評估安全狀況、全面排查安全隱患;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護措施、提升安全防護能力。
02
傳統數據安全建設中,各部門 “各自為戰”,安全工具分散、能力融合弱、建設成本高。嵊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通過建設 “數據安全監管平臺”,并將數據分類分級、權限管控、數據脫敏、日志審計、態勢感知等安全能力集成于一套平臺,具體實現:
· 能力集約化:集約化建設政務業務系統數據安全基礎能力,解決數據安全能力多端點部署、多安全能力融合弱的難題,夯實數據安全“五個不”的管理要求。
· 多租戶模式靈活賦能:各委辦局根據自身需求從平臺 “數據安全資源池” 中選擇安全能力,快速部署能力、復用規則。
· 全市統籌監管: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通過平臺實時掌握各部門安全建設情況,解決了 “分散管理、監管盲區” 的問題。
平臺部署圖
基于數據安全監管平臺“多租戶”模式,既保障委辦局間數據隔離,又讓安全能力觸手可及:
· 租戶隔離:通過為各委辦局創建獨立租戶,數據存儲、訪問嚴格隔離,確保跨部門數據零干擾。
· 動態調度: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可通過平臺靈活調配安全資源,搭建 “云安全資源池”,同時可實時監控租戶信息,并對租戶相關的主機設備進行管理和配置。針對用數多、安全能力弱的部門,從防護策略到日常操作提供全流程指導。
· 全市“一盤棋”:重點監測重要數據表管控,橫向延伸到部門,縱向延伸到區縣。
圍繞體系化建設理念,從制度、技術、運營三大體系入手對數據資產、使用用戶、操作行為進行過程中防護,覆蓋“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通過結合省最新要求的檢查點進行全面數據資產評估,結合數字化能力(可觀測、可量化)構建持續數據安全運營能力,實現數據資產跨云、跨域場景下的一體化防護管理平臺。從全市角度督促監管部門和區縣的數據安全能力、風險、運營成效,真正意義上做到建而有用、用而有效。
· 海量事件快速告警與一鍵處置能力,同類安全風險自動歸一處理,實現海量事件的工單派發處置;
· 建立并完善多種維度分析報表模板,其中包括數據安全報表、風險處置報表、資產分布報表等;
· 建立全域統一的可觀測平臺,讓安全看得見,快速感知、快速響應、快速防護,高效運營。
03
基于“多租戶”模式與平臺能力建設,嵊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可全局掌握各部門數據資產、安全能力、風險狀況,實現全市“一盤棋”管理;
通過統一平臺監控和管理來自不同部門或業務單元的數據,根據部門實際需求動態調整安全策略,讓數據安全能力落到實處。
借助大數據分析和 AI 技術,實現數據安全風險從 “被動應對” 到 “主動預警” 的轉變:
實時采集各網關日志流量,對海量日志進行智能建模分析,快速發現各類潛在威脅,并對各類資產、身份進行安全評分,提前預知各類潛在的風險。
針對已知風險,通過內置智能風險實時檢測引擎準確識別;針對異常行為與未知威脅,實現從靜態到動態風險監測識別潛在風險點,并及時發出預警。
從“人、應用、終端、賬號”四個維度共20多個屬性因子識別身份,以精準發現、識別、動態控制網絡中所有來訪主體;
構建數據合規高效流動供給鏈,釋放數據價值是當前數據安全體系建設的美好愿景,數據從生成到最終銷毀的每一個階段都實施嚴格的管控,過程行為留痕留檔,保證每個環節的數據安全是當前體系建設的最高目標。
本項目基于統籌謀劃、數據驅動、應用導向的基本原則,把握數據安全發展新趨勢,強化場景化設計,因地制宜,重點防護,探索嵊州特色的數據安全建設新方案:
對一體化公共數據平臺中的數據資產進行全面梳理,按照數據類型和敏感程度進行分類分級;
將訪問用戶職責與數據敏感等級相關聯,形成基于角色、屬性及權限的強制性訪問控制策略,同時建立數據的資產畫像和訪問基線。
從數據視角和用戶視角展示業務過程的數據實時流轉情況;通過良好的視角、視野進行多角度的數據安全治理可視化呈現,以更好地支撐各項數據安全治理決策的設計與落地。
嵊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的實踐證明:政務數據共享與安全不是 “二選一”,而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案實現 “雙向提升”。未來,嵊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將持續深化數據安全體系的建設,在安全可控的范圍內引領各政府單位在管理體制、管理觀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轉變,推動公共數據向安全化、移動化、智慧化方向發展。